本网讯 (通讯员 刘琼 贾丰成) 近日,我校好色视频
应用化学专业2021级学子们分别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中科院化学大类一区TOP期刊, JCR一区, IF 9.4)与《Materials》(中科院材料科学三区, JCR一区, IF 3.1)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好色视频
为第一署名与通讯单位,论文的指导教师与通讯作者为好色视频
田凡博士与赵慧平副教授。
题为“Operando Bonding Nickel Thiolate with CdS as Efficient Photocatalyst for Hydrogen Evolution”的研究论文在课题组前期Ni基团簇光催化析氢的研究基础(Appl. Catal., 2021, 292, 120158;ACS Catal., 2023, 13, 12186-12196)上,创新性的发现Ni-S基团簇在CdS表面的助催化活性得益于团簇在催化过程中的原位脱配体效应。该过程使得Ni-S团簇暴露一部分的Ni位点,进而通过与CdS表面的S成键锚定于载体材料表面,通过强相互作用促进光复合材料中的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该论文发表在中科院化学大类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2021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陈睿与牛雪婷(共一),2022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李侯与李昱霖参与其中的材料合成与活性评价工作。
题为“Sintering Ag33 Nanoclusters on TiO2 Nanoparticles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Nitroarene Reduction”的研究论文在前期团簇负载TiO2催化硝基芳烃还原工作(Inorg. Chem., 2023, 62, 17668-17677, Inorg. Chem., 2024, 63, 8958-8969;Inorg. Chem., 2024, 63 (37), 17176-17187)基础上,将简单负载的Ag33/TiO2在氮气条件下进行高温煅烧,引起团簇表面有机配体攫取TiO2中的晶格氧,生成CO2、SO2和H2O气体溢出,最终形成一种具有丰富氧缺陷的Ag簇负载TiO2样品。得益于其中Ag的存在,该样品在室温条件下能够快速催化硼氢化钠还原硝基芳烃,其催化活性为未经煅烧处理的Ag33/TiO2的近二十多倍。该论文发表在中科院材料科学类三区期刊《Materials》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2021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张伟华与杨雯雯(共一)。其中材料的合成与催化部分以题为“一种非晶态Ag簇负载缺陷态TiO2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的专利被受理(申请号:202411753976.6),相关同学均为权利人。
以上四位同学在好色视频
探索完善本科生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大一开始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不断的尝试与失败中总结经验,最终确定课题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实验技能、数据分析与写作能力均得到很好的锻炼,为后续的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田凡博士与赵慧平副教授作为本校硕导,一直致力于探索一条本-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研究生学位论文框架之外的探索与偶然的发现作为本科生课外科研的来源与起点,通过密集的指导与沟通加速本科生的科研进程,助推我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是好色视频
坚持以本为本育人理念的体现。近年来,好色视频
以双创工作为抓手,在科创竞赛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后续,好色视频
将不断深化完善本科生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助力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和好色视频
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审稿人:余军霞)
论文地址://doi.org/10.1016/j.jcis.2024.12.141
//doi.org/10.3390/ma17246120
课题组主页://www.x-mol.com/groups/tf_wit